343户保障房家庭被取消资格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在解决完已有轮候家庭后,北京原则上将不再建设经适房和限价房。“十三五”期间北京的保障房种类有三种,公租房、自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并适时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鼓励各区县试点自住房优先向本区申请家庭销售,还有剩余房源再面向全市销售。

   “十二五”时期,本市计划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实现了市政府2015年年底基本解决保障房有效备案家庭住房困难的承诺。北京市住建委昨日表示,在解决完已有轮候家庭后,北京原则上将不再建设经适房和限价房,“十三五”时期自住房将面向在各区工作及户籍人群。

   焦点

   本市保障房备案家庭全部对接房源

   针对北京市曾表示2015年年底前解决保障房备案轮候家庭的住房困难。昨日,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万套新建、收购、补贴、修缮的建设筹集任务完成,兑现了市政府2015年年底基本解决保障房有效备案家庭住房困难的承诺。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2015年11月30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今年共实现新开工10.8万套,完成全年10.5万套建设筹集任务的103.2%;基本建成8.1万套,完成年度竣工8万套任务的101.9%。“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计划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据初步统计,目前已基本完成筹集任务,累计供地4148公顷、投资3685亿元。

   此前,北京市曾表示2015年年底前解决保障房备案轮候家庭的住房困难。这位负责人说,2015年北京市累计受理保障房申请1.5万余户,同比下降43%,审核通过1.1万余户,同比下降45%。累计启动保障房分配近7.8万套,其中公租房2.1万余套,配售型房源近5.7万套,比2014年增长85%。截至目前,已实现了“十二五”期间40余万户保障房备案家庭房源对接需求的全覆盖。

   市住保办审核分配处相关人士表示,申请家庭数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保障力度不断增大,多数家庭已经通过棚改、经适房、限价房、自住房等多渠道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保障房申请家庭数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十三五”期间预计每年在1万户到1.5万户左右。

   自住房方面,截至2015年12月底,北京市共入市64个自住房项目,其中52个项目启动网上申购,50个项目启动选房,已销售4.9万余套,去化率约97%。

   关注

   经适房、限价房将来不再建设

   既然北京已经实现保障房备案家庭房源对接需求的全覆盖,将来北京还是否会建设经适房或限价房?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在解决完已有轮候家庭后,北京原则上将不再建设经适房和限价房。

   目前,本市自住房体量已经超过商品房。自住房政策将继续完善,减少投资牟利空间,同时坚持平衡计划,未来政策方向是面向在本区工作的人群和户籍人群,目前正在门头沟进行试点,效果不错。

   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的保障房种类有三种,公租房、自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北京将继续大力建设公租房,并适时扩大保障范围。自住房方面,鼓励各区县试点自住房优先向本区申请家庭销售,还有剩余房源再面向全市销售,以更好地达到职住平衡。

   追访

   53户经适房和公租房保障家庭存在违规

   按照北京市保障房的规定,购买经适房或承租廉租房、公租房的家庭,如果再获得其他住房,需要退出保障房。北京市住建委昨日发布公告称,目前已经确认核实1622户,已取消资格343户,停发补贴204户,退出住房37套。

   相关负责人说,北京建立了已获住房保障家庭再购住房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通过住保系统与交易权属系统联网比对,及时发现保障家庭再购住房信息,明确违规家庭处理程序和措施。

   近两年经对已入住公租房(含廉租房)、经适房家庭的住房情况进行比对,发现有2442户家庭在获得保障后又通过继承、购买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已确认核实1622户,目前已取消资格343户,停发补贴204户,退出住房37套。

   同时,北京已建立市区两级住保部门联动巡查机制,对辖区内经适房小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53户经适房和公租房(廉租房)保障家庭存在违规使用行为,其中违规出租(转租)、出借28户;闲置1户;违规侵占公共空间、改变房屋用途或拆改结构24户。目前已处理18户,其他家庭正在约谈和处理中。

   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