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发生故障 1公里派单救援

     本报讯(记者  李佳)市质监局昨天召开2016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本市今年将建电梯救援综合服务平台,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可通过该平台,在1-2公里范围内筛选有资质救援队伍派单救援。本市老旧电梯今年将有3000台接受检测和风险评估。

    市质监局特设处副处长陈辉介绍,今年将以老旧小区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对3000台老旧住宅电梯的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并于今年11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同时,今年还将完成建档问题电梯隐患整治工作,并建立电梯安全隐患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制定“电梯应急报警和应急照明系统”地方标准,建立市级电梯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救援服务平台软硬件环境,扩大加入应急平台试点电梯范围。

    据了解,目前市质监局正在建立电梯应急救援综合服务平台,与电梯安全监察信息系统、电梯物联网监管平台建立数据链接,借鉴网络调度服务模式。

    陈辉介绍,目前本市有200家电梯维保单位,2万余名持证上岗人员。今年底全市建立一个平台,部分上线运营。届时这些有资质的电梯维保人员将汇集在该平台上,一旦发生电梯故障,该平台将推送故障信息,对距离最近的且有资质电梯救援人员派单救援。“利用周边地区救急原则,1-2公里范围里都有救援站点,救援人员30分钟即可抵达现场。”

    据悉,目前全市有19.6万台电梯,其中运行10年以上的电梯有5.4万台,全市住宅电梯9.6万台,运行10年以上的住宅电梯有2.7万台。2015年本市完成3970台高风险电梯安全评估。其中有3185台(占80%)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或修理。

    高风险电梯中包括纳入评估的3053台老旧住宅电梯,有171台(占6%)运行正常,有2882台(占94%)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或修理。另有纳入评估的621台公共交通电梯中有577台(占93%)运行正常,44台(占7%)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修理。

    相关新闻

    特种设备检验适度向社会开放

    本报讯(记者  李佳)本市今年将建立特种设备相关从业单位的安全质量公开承诺制度。

    市质监局特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市特种设备数量总计为330560台,较去年同期,设备总量增加18434台。其中电梯195715台,住宅电梯9.6万台。电梯数量增长最多,共增加15963台,增幅为8.9%。 

    去年,全市发生1起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事故,死亡1人,属于特种设备一般事故。发生特种设备相关事故7起,死亡6人,伤5人(其中电梯相关事故3起、液化石油气钢瓶相关事故2起)。受理特种设备投诉举报4332件(其中,涉及电梯4222件、锅炉52件、大型游乐设施19件)。较去年同期相比,特种设备相关事故减少12起。该负责人表示, 今年将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气瓶充装单位为试点,建立特种设备相关从业单位的安全质量公开承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