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钦)受到猪肉、蔬菜等影响CPI的“权重大户”价格下降的影响,上个月我国CPI继续小幅增长。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但依然处于低于1%的较低水平。这也是我国CPI涨幅连续第二个月低于1%。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在解读上月CPI数据时表示,3月份的CPI比2月份还有0.3%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上个月食品价格下降较多。3月份我国的食品价格比2月份下降了1.9%,其中鲜菜、蛋、猪肉、禽肉、鲜果价格分别下降了7.9%、4.0%、3.5%、2.1%和1.2%,这五个品类合计影响CPI比2月份下降了0.37个百分点, 其中鲜菜价格的影响最大,达到0.21个百分点。相对食品而言,非食品价格上个月还略微上涨,其中衣着和医疗保健价格涨幅相对较大。
而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价格下降也是最突出的特征。其中上个月的鲜菜价格比去年3月份下降接近三成,达到27.9%。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农业部的监测数据中看到,目前食品价格整体仍然处于下降趋势,以今年第12周(3月20日至26日)数据为例,猪肉价格每公斤22.05元,环比跌1.8%,已经是连续第6周小幅下跌,较去年同期已经下降13.3%;而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3.85元,也是连续第6周下跌,比去年同期价格更是跌过了三成。
据测算,在3月份CPI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对此,绳国庆表示,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0%,与前两个月大体相当,保持平稳态势。
另外,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也出现回落。从环比看,3月份PPI上涨0.3%,涨幅比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从同比看,3月份PPI上涨7.6%,比2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涨幅在连续五个月扩大后开始回落。其中上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上涨68.5%,涨幅比2月份回落了16.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