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北京市正式发布《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作为北京市首个保护利用老旧厂房的专项政策,《意见》提出了5年过渡期政策,“允许临时变更建筑使用功能”来解决老旧厂房改造建设“审批难”问题。会上透露,北京即将全面启动老旧厂房普查登记和评估认定,因地制宜确定保护方向,避免同质化竞争。
“老旧厂房的保护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用地性质、发展规划、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据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磊介绍,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落地实施、有序开展,本市出台了三类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实施、加大资金支持、加强服务管理,明确了“市级统筹、属地管理、企业实施的工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建立专业化服务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等,从不同层面形成保障合力。
针对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意见》制定了六条具体政策条款,提出要按照分级分类标准开展保护利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遗产价值的老旧厂房及工业设施提出了不同要求。同时,鼓励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利用老旧厂房改建、兴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
针对老旧厂房开发面临的“审批难”问题。《意见》特别提出了5年过渡期政策,通过“允许临时变更建筑使用功能”来解决审批困境,并明确了有关申报办理程序。老旧厂房产权单位,或经产权单位授权且取得五年及以上经营权限的运营主体,可申报办理。项目涉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按本市有关规定执行。“这条措施对老旧厂房改造利用从政策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从程序上予以规范明确,是《意见》最核心条款。有了这条政策,老旧厂房文化再造的通道就真正打通了。 ”赵磊说。
结合老旧厂房特点和市场实际需求,在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不变更原有产权关系、保证消防和结构安全等前提下,运营主体可按要求对建筑内部空间适当调整装修,提高厂房使用效益。对暂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项目,以及经市相关部门确认的文创产业功能区内示范园区、文创小镇、文创街区、文创空间的入驻企业,本市将在工商登记注册方面予以支持。
内存
七成老旧厂房资源待开发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现有腾退老旧厂房总占地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其中一些已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另外还有七成处于待开发状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介绍,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腾退老旧厂房总占地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其中一些已转型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典型的如莱锦、751、798、新华1949园区等,另外还有七成处于待开发状态。随着本市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续推进,老旧厂房资源还将进一步腾退释放。
市文创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介绍,截止到去年11月,全市腾退老旧工业厂房242处,总占地面积共计2517.8万平方米,这些厂房大多数具备了历史文化功能和良好的硬件条件能改造利用。其中,已经改造利用109个,面积601.3万平方米,占全市242个老旧厂房总面积的23.88%;26个正在保护改造利用,占地面积大约138.03万平方米,占全市的5.48%;107个待保护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1778.48万平方米,占全市的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