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调控的博弈,海外购房热再次兴起。除了价格比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具优势外,向国外转移资产,保值增值也是海外购房人的目的所在。然而,在“抄底”海外的热潮中,不少人却大失所望。高昂的地产税、每年要交的社区管理费、房屋保养费、让5%以上的租金回报率不再诱人。更关键的是,随着美国等热点国家房价的持续走低,许多海外购房者刚买到手中的房产就出现了贬值,原本的淘金之路竟变成了一场散金之旅。业内专家认为,海外购房与前些年国内的炒房模式大不相同,“淘金”海外房产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
●买房容易养房难
在3月份举行的2011北京春季房展会上,包括美、英、澳大利亚等80多个海外开发商组团参展。规模创下历届房展之最。按照他们的宣传,300万元只能在北京五环沿线买一套像样的两居室,却可以在美国买下带有花园和泳池的别墅,这让饱受高房价和限购制约的买房人有了新的关注点。一时间,“抄底”美国房产,即便在许多普通北京购房人眼中,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既然海外房产价格如此之低,为何美国人没有大量“抄底”,反而要远渡重洋,到中国推销房产呢?
对此,已经在美国投资了一套别墅的高先生表示,虽然购房价格比较低,但事实上持有别墅却相当的贵。高先生介绍,目前在美国东海岸,拥有一套含花园、泳池、车库的四居室独栋别墅价格在46万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99万元。对于四环内动辄三四万元的单价来说,这个价位如同“跳楼价”一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加拿大,购房人每年需要缴纳的管理费、房产税、保险等都是不小的开支。
像高先生投资的别墅,每年要交3600多美元的社区管理费,近万元的房产税和日常的房屋保养、保险等一系列费用,总计近2万美元。即便按照总房款5%的出租收益来算,一年租金在2.3万美元以上,基本与各项支出相抵消,并未得到想象中的巨大收益。
●海外房价走低
中国购房人资产缩水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在海外购房,除了租金回报以外,房产本身的升值收益更加重要。然而,令许多投资者伤神的是,美国的房价持续走低,怀着“抄底”心思购入的房产,仍在不断地贬值。
根据标准普尔公司最新公布的房价数据显示,美国房价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环比下滑4.2%,跌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状况在第二季度仍未见显著好转。
在中国从事房产推介的美国威翰地产总裁史蒂夫·罗杰表示,美国目前的平均房价约为100万元人民币。几乎回到了2002年的水平,这也是近9年来的最低点。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房价与2006年、2007年峰值时相比下挫近33%,并且衰退仍在继续。
同样在美国投资置业的黄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在美国的房子是2009年买的,那时美国政府出台了刺激购房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获得近万美元的减税,因此房价出现了连续数月的上涨。不过在2010年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后,房地产市场再次显露疲态。如今她买的房产已经贬值了4万-5万美元。
● “超值房”其实很虚幻
中国式炒房在海外无法实现
正是由于房价下跌,交易萎缩,越来越多的海外开发商和房产经纪人和移民机构开始在中国推介过剩的房产。国际房地产顾问戴德梁行和高立国际均在中国公司成立了海外房产部,专门推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项目。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大批被银行和法院拍卖的房产。这些房产多是由于原持有者受金融危机影响无法继续还贷,而被银行和法院没收,继而再拍卖。其价格也比市场价格便宜得多。一些原本估计几十万美元的房产,拍卖起始价甚至只有几千美元。这也被许多投资买房人称为“超值房”,是“抄底”海外房产的主要目标。
凯胜移民近日就专门从洛杉矶请来专家介绍这种超值的低价房,认为现在是最好的购入时机。但有过购买经验的投资客告诉记者,这类房源直到正真买下以后,才发现往往建筑年代较久,地段偏僻,出租之前还需要重新翻修,再加上各项税款,与新房的价格差异不大。即便是转手卖掉,也需要缴纳6%的中介手续费。更加得不偿失。
另外,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在海外投资购房,不能沿用曾经的炒房思维。许多中国人在海外购房,首选的都是市中心位置优越的小户型。但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城市市中心的小户型,虽然价格比较坚挺,但增值也最为缓慢。而且要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用几乎是城区别墅的一倍。在海外投资,往往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收益,这根本无法和国内炒房的收益相比。因此,是否购入海外房产,还是要看自身的需求,不能盲目跟风海外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