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4月24日在沈阳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以上,开工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住房。
然而,记者根据各省公布的本省市“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划数据统计发现,全国各省市“十二五”开工总规模只有3000万套左右,比住建部公布的3600万套仍低17%左右。
此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今年“两会”上曾公开表示,2012年中期,住建部将启动对“十二五”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量、质量,特别是数量的中期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或将调整变化开工建设规划。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测评工作已经启动,5月份开始,历时两个月,7月结束。”本次测评结果将关系到“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的调整。
全国评估
4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住建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台账。其中一份是2011年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竣工)项目台账;另一份是2012年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项目台账。
据郑州市住建委的一位人士透露,就在前一日,郑州市住建委收到河南省住建厅的通知,要求各市区尽快整理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台账,迎接住建部保障房项目评估检查。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此次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督查范围非常广,由住建部各司局人员组成十五个组,面向除西藏以外所有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
按照检查方案,每个省抽查3个城市,省会城市必须抽查,除此之外,再随机抽查一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其中,省会城市随即抽查3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个,每个省至少抽查6个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住建部5月检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之前,国务院已经发文要求各地对保障房建设自查;与此同时,由国务院牵头,包括住建部在内的5部委已经在4月份完成了10省市的保障房质量的督查工作。
“各地的自查报告已经在3月份提交给住建部,”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此次住建部面向全国督查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对"十二五"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做一个中期评估,评估报告也将再次上呈国务院。”
所谓测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量;另一个是规模。
“质量的中期评估至关重要,5月份就会启动,但有关保障房规模数量的评估非常复杂,不仅和地方保障房建设的质量直接挂钩,也和地方保障房建设的能力,包括土地、资金、建材、人力成本等等相关,因此将延后开始。”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强调,中期测评最大目的在于了解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能力和保障房的实际缺口,确保地方后续保障房建设的稳步开展。
3600万套规模或调
根据各地公开的保障房建设计划初步测算,未来5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规模仅约为3000万套。
四川省住建厅的一位人士解释说:“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制定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未来5年,保障20%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制定,而非是3600万套各省市的计划分配。”
中国房地产学会一位专家在搜房购房者俱乐部在北苑社区网成立仪式上表示,虽然中央已经把未来3600万套保障房写入规划,但是关于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规模是否恰当的争议一直没断。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也透露,住建部在督查地方保障房建设过程中,地方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保障性安居工程应该由地方主导还是由中央主导?如果是地方主导,地方应该根据自己房地产的缺口和结构来主动调整,不按计划经济的方式强制落实;如果是中央政策,资金是由地方解决还是由中央解决?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3600万套保障房的建设规模是否必要的确需要质疑。保障房大规模入市毋庸置疑将对商品房市场形成冲击,如此也可能影响开发商普通商品房建设的积极性,减少市场上普通商品房的供应。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3600万套的数据更多的是一个补课的性质,数据的市场调研、论证等工作是有所欠缺的。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介绍,地方政府5年完成3600万套的保障房的难度非常大。一方面,楼市调控土地出让金的下降,以至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另一方面,保障房无偿供地,没有土地出让金,并且地方政府还需要承担不断增加的征地成本,资金压力高[简介 最新动态]企。
除此之外,保障房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公租房逐渐成为各地保障房结构的主体,公租房规模的不断提升也加剧了地方的建设压力。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房产处处长赵路兴表示,2011年实际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43万套,今年的实际开工量在750万套左右,其中,保障性住房品种中,公租房占比超过50%。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虽然各地建设保障房压力非常大,但是完成国务院要求的3600万套的数字并不难,“根据各地保障房的算法,不管是3600万套,还是4000套都可以完成,《住房保障法》没有出台,有关保障房的概念不清楚,各地保障房计算方法弹性很大”。
作者:纪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