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开发利润空间小 填补规划空缺代价大———
以“交纳的1700万元合同定金不予退还”和“1年内暂停参与北京市新的土地出让交易活动资格”为代价,近日,北京又一“地王”被收回,开发商“断腕”之举亦引发多方解读。《广厦时代》深入调查,破解个中真实缘由。
●百子湾小地王
业内普遍看悲其后市
据了解,2009年底,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以7.1亿元总价、325%的高溢价率将1.7亿元起拍价的百子湾路14号地块收获囊中,折合楼面价约17000元/平方米。该地块的收回,是继大龙地产顺义地王级地块被收回后,北京国土部门第二次做出回收土地的处罚。
对此,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该地块总体量仅4万平方米,剔去一定面积的公建,仅能建设200-300套住宅;同时,剔除部分公建,该地王地块楼面价已经超过20000元/平方米。目前百子湾周围在售的商品房及品质比较好的二手房均价均在30000-35000元/平方米之间,开发商开发的利润空间非常小。
有市场分析人士为该地块算了一笔账,1.7万元的楼面价已经接近周边新房价格的一半,如果再考虑到建安、营销、财务、人力成本,其房价未来卖到34000元左右才能平本,而这个价格也正是周边房价的现实水平,可以预见,其未来每平方米的利润会非常薄。若再考虑到当前市场对房价的下行预期,以及对于地王项目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抵触心理,其未来若以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入市(10%的降价幅度),那么,该地块每平方米的利润可能仅仅有6000元左右,合计利润仅为2.4亿左右。如果强行入市,首先投入7.1亿土地款,而后追加投入(往往地价占了房地产开发的40%左右,以此可以推算后期投入会有多大),以20多亿投入去搏2亿多利润,而且还要面对不可预知的后市,开发商自然选择“断腕”之举。
根据北京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北京出让的住宅地块,溢价率超过100%并已进入销售环节的目前有18块,平均溢价率达到了164%。张大伟表示,对比售价与土地价格成本,可见土地成本占售价比达到了39.2%,其中有8块占比超过了40%,创造了历史新高,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面临着亏本的风险。
●高溢价地块被弃
退地或为避免更大损失
针对此次百子湾地块被收回,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2009年12月北京雅居乐竞得该地块,由于未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缴纳地价款,今年5月2日被国土局收回。胡景晖说,按照现行北京市土地招拍挂交易规则,假若只是因为未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缴纳地价款的话,朝阳区百子湾路14号地块在2010年初就应该收回,而拖延两年之后才被收回,背后应有更深层次原因。
据知情人士透露,开发商竞拍土地,尤其是一些优质地块,无非是看中了该地块的位置、市政规划等要素,但在北京有十足开发经验的开发商都明白,即便再优质的土地,举牌时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开发成本,还需要预留一些协助完善市政规划建设的成本空间。
该人士表示,譬如很多项目周边的市政路等,都是项目的开发企业在竞得土地之后,追加成本协助修筑的,为的就是弥补市政规划配套不到位的空缺,更加快速地增加项目的利好附加值。而这些后期的成本追加,在以前开发商“不缺钱”的时候,是可以被接纳的。但随着持续的房地产调控,一方面开发商贷款渠道收窄,另一方面被拉长的项目销售周期也影响了开发商的现金流,此时“钱紧”的开发商就不太容易再为这些“后期成本”埋单。然而,一些十分重要的市政配套却也直接关乎到项目今后的销售命运,这自然会让开发企业左右为难。
该人士说,回归理性的买房人对项目的售价十分敏感,一些高价项目开发商短期内或将面临亏损的风险,因此,权衡利弊,有时不开发或土地被收回或许是为了避免更大损失的无奈之举。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估算,百子湾14号地块拿地至今有约两年半的时间,如果不退回土地就必须缴清余下的土地款,并且开始动工开发,仅此两项预计开发商短期内就需一次性支出资金或约8亿元。
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胡景晖认为,当前开发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加上房价走势已经远远偏离2009年的预期,企业明智地选择退地或将使得企业避免更大的亏损。
●土地成本被提高
开发商瞄准改规划
有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土地市场的激烈竞争让房地产市场陷入了“面粉比面包还贵”的怪圈,但当这些地王项目遭遇如今的销售市场,都不免尴尬,也就使得不少项目传出要“拔高”建筑的风声,借以摊平开发商的成本压力。这一举措势必引发当年竞争对手的不满,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开发商更改规划,有的是因为高地价遇到了下行趋势的市场,有的则是因为土地成本变相提高。
据该业内人士介绍,数年前颇具争议性的朝阳区某地块,起源于开发商在后期建设时提高了社区的容积率,但该项目开发商表示,由于地块在开发过程中遭遇了“规划补丁”,即项目被要求增设的一些公建,进而影响了原本的土地规划,才致使项目后期“改规划”。该开发商表示,如若不然,房企将面临土地成本被动提高的局面,这也将进一步加大买房人的购房成本。文/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