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在中国历史又一个关键节点上召开的这次重要大会,将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确立指向。
今天的这个历史节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我们把视野扩诸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艰辛历程,把坐标建基于1840年以来中国开启的现代化转型,这个历史节点又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高度重合。
整个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历经了三次伟大转折,一如火箭升空时的相继“变轨”。如果说辛亥革命终结两千多年帝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这两次重大转折,全面扫清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那么,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转折,则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历程,中国以加速度追赶现代化,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把中国送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阔步前行。尤其是这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进步,这10年对民生的着力保障和改善,为在下一个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加速阶段,党的十八大,承载的正是指明这个新阶段的现代化方向和路径的使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今天这个历史节点出发和奋斗,将不仅为实现这个目标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更将为现代化的远景构筑坚实的路基。
无论是这30多年来的历程,还是这10年来的奋进,莫不揭示我们面前的“中国道路”既是过去成就进步的原因,又是未来发展前行的路径。正是这条道路,把当代中国引向了现代化进程中更宽广的领域。正是这条道路,一直指引着中国的现代化路径,使中国的现代化在机遇和挑战、危险和考验并存的各个历史关隘,始终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
许多人回望过去的生活,一个共同的感觉是,时间越长,时代变迁的面貌越深刻,日子的变化越明显。仅仅在这10年间,民生福祉的增长,构成了这个时段最鲜明的表情。当我们把目光越过农业税的取消、义务教育的全面实现等民生实事,就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张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正在试图覆盖13亿民众。
这张社会保障网,不仅是着眼于民生,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为主体,涵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诸方面,同时也着眼于公平,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尽管它们还处在初级水平,还亟待质的提升,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初步建成,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被一些国际人士叹为“世界奇迹”。
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条道路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福祉。正是这条道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让大多数人的日子与30年前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即使与10年前相比,其变化也十分显著。也正因此,这条道路寄托着人民的更多福祉期待。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承载了现代化、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诸多目标,又最终以实现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归宿。30多年来,这条道路正是这样在实践中开辟,也正是这样在实践中发展。30多年来,正是这条承载了全体人民利益的道路,凝聚了亿万人民一起奋斗,创造出了世人惊叹的“中国传奇”,并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
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八大被寄予着亿万人民的信任与期望,关系着亿万人民的福祉与未来。在党的十八大的指引下,当代中国必定能够实现现代化转型中的一次新的伟大转折,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