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成世界第九大交易货币

   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交易地位从原来的第17位跃升至第9位,主要得益于离岸人民币交易。2013年,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已经从2010年4月的340亿美元飙升至120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飙升“符合中国货币国际化的努力”。

    人民币国际化成效显著。昨天,国际清算银行在纽约发布全球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人民币首次超过瑞典克朗、港元进入全球十大交易最频繁货币榜单,成为世界第九大交易货币,日均交易额占全球交易总量的2.2%。这也是人民币历史上首次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人民币日均交易量飙升至1200亿美元

    国际清算银行1930年5月成立,中国央行于1996年11月正式加入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每3年进行一次外汇市场成交量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全球53家央行和1300家银行及交易机构。

    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交易地位从原来的第17位跃升至第9位,主要得益于离岸人民币交易。2013年,人民币日均成交额已经从2010年4月的340亿美元飙升至1200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飙升“符合中国货币国际化的努力”。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从2009年中国在香港成立首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以来,全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都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展开了激烈竞争。人民币交易量的增加不仅仅来自全球贸易背后的企业客户,也来自强大的投资者。

    全球日均交易额升至5.3万亿美元

    报告还显示,当前全球外汇交易迅速增长,日均交易额从2010年的4万亿美元攀升至5.3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越来越集中在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日本集中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71%。而2010年4月,上述地区的交易份额为全球总量的66%。英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活动中心,现在日成交额从2010年的37%上升至全球成交额的41%。

    数据表明,美元继续主导全球外汇交易,87%的全球外汇交易使用美元。受欧债危机和欧盟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影响,欧元的全球交易占比已从2010年4月的39%缩减至2013年4月的33%。除人民币之外,日元和新兴经济体货币外汇交易增长显著,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墨西哥比索位列第八。在发达市场货币中,今年日元交易额猛增,比2010年4月增加了63%。

    人民币首次超过港币交易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报告中,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量首次超过港元。不久前,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也透露,目前香港每日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的平均交易金额已超越5000亿港元,首度超越港元结算,其中逾八成来自海外参加行。

    香港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于7月底微降0.4%至6950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7月份为2854亿元人民币,6月则为2708亿元人民币。

    陈家强指出,香港更看重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实际流通量。下一步结算推广的重点将从海外央行和清算机构,逐渐转移到银行、基金公司、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等人民币产品的实际开发和应用者。流通量累计到某个临界点,就会迎来新一轮资产暴增,两地基金互认可能是重要的契机。对此,政府内部已有初步时间表,待政策完成审批就可公布。一旦落实,内地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在香港的监管体制下购买海外基金,跨境投资对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

    专家看法人民币国际使用还有长路要走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天表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一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过程。一方面,这与中国自身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有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和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各个经济体对人民币需求也必然出现内在性增长。各国对人民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也与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有关。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不少交易者从避险角度愿意持有更加安全的人民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曾表示:“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分别用了55年和50年,人民币国际化也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最终将于2040年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他同时指出,人民币国际使用水平和国际化进程仍存在障碍,包括企业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与能力不足;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滞后于贸易活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与外币的直接兑换数量太少,人民币国际使用便捷性不足。

(程婕)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