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猜想
年关将至,调控将继续,楼市将一如既往抑制投资投机型住房需求而鼓励自住型、改善型需求,同时保障民生,即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北京、上海等地因此已经明确表态,限购等调控政策将继续执行。
明年房地产行业真的将会因调控、因降价而告别高利润?北京商品住房市场明年将会有什么悬念?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保障房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局面?针对这几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星河湾卖房兼卖酒
对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星河湾拟涉足酒业的消息给业内带来的震动,一点都不亚于上周星河湾集团对外透露的上海两个项目将推出“降价并补差价”活动。
有说星河湾营销负责人、形象代言人梁上燕将离开房地产业,转行卖酒,梁将负责筹组茅台酒代理公司,正式成为茅台代理商;有说黄文仔曾买过一批白酒原液,过去可能只是作为收藏,现在估计想把它当成产业来做了。梁是营销高手,不排除星河湾集团借此进军酒业;有说根据最新出炉的十大暴利行业排名,曾经三年连续冠军的房地产业跌落第八,而酒业排名第四,从资本回报率考虑,酒业获得的回报率不比房地产业的少,因此,星河湾要转型进入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酒业……
“绝非是代理茅台业务,而是我们确实要打造星河湾的酒业王国,把我们星河湾高端客户群嫁接到酒业,为星河湾的客户群提供更好的品质生活。”针对上述种种猜测,日前,梁上燕对记者如是说。她同时告诉记者,将继续担任星河湾董事副总裁,继续分管集团品牌、营销,当然包括地产,但不直接抓项目销售了。换言之,今后星河湾全国化一盘棋营销模式可能会由各区域公司自行管理的模式来替代。
星河湾进军酒业,到底是调控背景下平衡资金、抗拒风险,还是通过卖高档酒物色到更多潜在的买房高端客户?是判断房地产行业已经不再处于高利润行业后的转型,还是仅仅是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中的营销策略的变化……多元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多家房企告别专业化
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几轮房地产调控的进行,除了少数房地产企业选择了“更加专一”——如告别住宅开发的潘石屹致力于“SOHO”系列产品开发、张宝全一心一意地转向旅游度假地产——红树林系列产权酒店。但是,更多的房地产商则选择了“多元化”,即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住宅和商业地产“双翼飞行”是眼下很多房地产商选择的“多元化”模式,如万科、龙湖、绿地、金地、保利等。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0年时,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等就开始加大商业地产力度。万科近年在深圳、北京等多地进行了商业开发,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地产策略——除了地标性购物中心、社区商业以及写字楼等方面多点开花,万科还与肯德基、麦当劳、星美影院、苏宁电器、万宁、屈臣氏等25个品牌商户签署了战略联盟协议。佳兆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从2005年那轮房地产调控开始,公司就开始多元化,开始做商业、酒店、写字楼。
另一种模式是住宅开发加工业地产。万通携手TCL高调进军产业地产,被认为工业地产创新模式的经典案例。还有房地产开发加矿业投资模式。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十几家悄然进军矿产,截止到10月上旬,已有13家上市房企进入矿产行业,总投资超过29亿元。
此外,还有商品住宅开发加建设保障房模式。和前几年部分民营或者上市房地产企业仅仅把开发建设保障房当作“塑造企业社会形象”的手段不同,调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发现,开发建设保障房是他们过冬的需要。以北京为例,不仅金隅嘉业、首开置地、城建股份等国企参与其中,富力、保利、龙湖等上市公司也开始加入。
■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是,调控背景下,多数房地产企业开始走向多元化,以求规避风险,实现“东边不亮西边亮”,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争议和疑问也因此而来,即如果房地产行业“不亮”的话,投资其他行业会不会导致两边都成为“臭鸡蛋”?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市场调整?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眼下的楼市是因为调控、限购等政策带来的滞销和房价下行,如果开发商降低利润预期,不求利润回报,而求资金周转率,不见得亏;从北京、上海等地楼市看,房地产企业拥有的最好的资源是土地,有项目的企业就是有资源的,没有项目的企业眼下也是拿地的好时机,因此,从这两点看,调控下房企未见得需要多元化去化解风险,相反,顺应调控政策、合理定价、以价换量、取得较高的资金周转率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在他们看来,调控背景下,房产行业的风险的确增加了很多,但有很多路径可以化解。“住宅地产加商业地产、 保障房、旅游地产等实际上市产品结构调整,比如从做高档楼盘到做中档或经济适用房或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此外,还有地域结构调整,如从限购的一线城市向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布局。”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同时强调,明年的楼市政策明确要继续抑制投资需求而保障自住需求和民生保障,开发商应该多在这上面动动脑筋,顺势而为谋求双赢,既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引导了住房合理消费。
■文/本报记者 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