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
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尤其是抓住建筑质量和住房分配这两个重要环节,让保障房制度为公众带来更多的福祉。
昨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货币补贴形式受益于住房保障计划的居民约有近450万户。两者相加,迄今为止受惠于保障房建设的约3000万户,将近一亿人。
住房商品化之后,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亿万市民通过自行购买改善了住房条件。然而,房价的不断上涨,将低收入人群挡在了市场之外望房兴叹。为了解决城市中的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政府从1998年起建立保障房制度。尤其是2008年四季度后,各地加快了保障安居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这项制度。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体现,燃眉之急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保障房制度福泽1亿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也必须看到,保障房制度并非完美无缺。由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逐利冲动,由于工程建设中的监管缺位,由于食利阶层的巧取豪夺,保障房的建设和分配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是某些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问题。有些地方热衷于开发卖地收入更高的商品房和写字楼项目,而对保障房的建设漫不经心,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的催促之下,他们不得不加快了进度,却仍有人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为了降低保障房的造价,一些地方把保障房建在了城市的边缘地带,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内部空间不合理,很不宜居。为了迅速跟上其他城市的进度,一些地方“萝卜快了不洗泥”,或者购买已经建好的房子姑且充数。
当政府部门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保障房时,也就很难指望开发商100%地尽力。保障房的投资水平肯定赶不上商品房,利润率也不会太高。开发商和建筑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不惜使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加之住房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一些保障房在建设中留下了安全隐患。近两年,有些已经入住的保障房出现了楼板开裂,逢雨渗漏等质量问题;有些在建项目的工地上出现了“瘦身钢筋”,当这些强度、硬度都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被用进建筑体之后,这些楼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危房。
建房是为了保障市民的安居权,如果这些房子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话,也就失去了建设的意义。虽然保障房的目标人群是中低收入者,但他们并不比商品房的业主低贱,明知有安全隐患仍然大赶快上,这种行为不仅背离了建设保障房的初衷,而且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盖房非同儿戏,质量重于泰山,政府部门既然立下了军令状,就必须在这一点上做足功课。
除了进度、位置、质量的问题,保障房的分配和运营管理也有待改进。家庭和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基础信息不足,使得核定工作有一定难度,有些人借机骗租和骗购了保障房。还有的家庭收入增加了,但仍然不退保障房,清退起来也不容易。群众意见更大的是,有些手眼通天者打通了保障房分配中的某个关节,悍然侵占了宝贵的保障房资源,有的人坐拥多套房源,有的人倒买倒卖从中渔利。保障房本来是平衡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措施,有些地方却在操作中加重了财富分配的不公,这种适得其反的政策效应令政府难堪,令百姓不平,必须严密堵截,严惩不贷。
保障房建设已成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民心工程,保障房制度在过去14年中取得的成绩必须得到充分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建设管理中多层次的问题:制度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等。今后,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尤其是抓住建筑质量和住房分配这两个重要环节,让保障房制度为公众带来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