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哩岛高压线引发“被烂尾”风险


  通州的8哩岛项目的6栋楼,由于临近两根临时高压线,停工已近两年,本该于去年底交付的房子如今还尚未封顶。数百名业主在2009年买房后,等待了两年也没能看到新房落成,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维权行为。开发商表示,高压线归属电力部门管辖,由此造成的停工,不光使买房人迟迟无法入住,而且也使开发商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从而使资金链面临断裂的风险。

  最近,根据记者的追踪了解,在通州区政府的协调下,相关各方已经就高压线埋地的方案获得了共识,目前高压线入地工程已经展开,8哩岛的业主又重新看到了交房的曙光。然而,高压线问题即使圆满解决,其对于项目停工所带来的后遗症却不会简单了事。由于工期的拖延,业主和开发商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延期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违约赔偿数额巨大,8哩岛依旧面临着烂尾的可能。

  ●拖了两年 高压线入地终于动工

  记者在8哩岛采访时发现,如今的小区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构造:南北向的社区主干道将整个小区一分为二,西侧已建成的花园洋房相互排列着,园林景观也已基本成型。而东侧则是另一番景象,尚未封顶的楼座上裸露着生锈的钢筋,地面上杂草丛生,只有零星几个看护人员;只有从围挡上才能看出,这就是在2009年红极一时的明星楼盘。

  说起东区近乎荒废的原因,8哩岛的销售人员回忆道,楼盘的停工并非因为资金短缺,而是由于项目东区与两根临时高压线最近仅相距十余米,出于安全考虑,已被迫停工近两年。

  据了解,2008年底通州区政府为建设温榆河西路,需将占据道路施工位置的两条高压线塔临迁他处,由于受地形限制,一边为河道,一边为8哩岛项目用地,不得已将其临迁至8哩岛一侧。若道路施工和高压线入地如期进行,则与8哩岛小区施工不产生冲突。但2009年道路施工出现拖期,且入地工程由局部入地改为全线整体入地,自此8哩岛东侧楼栋施工受阻,随后区政府虽多方协调,却收效甚微。直至2010年9月整体入地方案才在市电力系统通过,高压线问题终于迎来曙光。

  2011年6月份,在通州区政府出面协调下,确定要将这两根临时高压线整体入地,并明确要求在2012年元旦前,彻底解决高压线问题。

  最新消息显示,高压线埋地工程在通州区政府的牵头组织下,经电力部门认可,已经进入施工阶段,目前正在进行高压线架空段与入地段的连接沟通,8哩岛项目的复工看似近在眼前。

  ●高压线引发的后遗症令买房人为难

  但事实上,高压线拖延导致的后遗症并未因埋地工程的实施而得到解决。对于8哩岛的“准业主”来说,损失已不仅仅是晚交房一、两年的问题,许多人现在不得不面临被退房的风险。

  由于在8哩岛项目停工期间,恰恰是国家对住宅市场大力调控的阶段,其间收紧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和限购政策,使得这些2009年的购房人同样面临着购买资格和贷款资格的限制。

  一位姓方的8哩岛业主告诉记者,他在2009年5月份买了一套135平方米的三居室,当时总价120余万,首付了50多万,贷款了70万。买房时为了凑够首付,就卖掉了原先70多平方米的房子,从此开始了租房生活。本以为2010年底就可以装修好入住了,却因为受高压线影响,盖到4层就再也不见动静了。因为没有封顶,贷款也一直放不下来,如今由于是二套房贷,不少银行已明确表示,很难最终放贷,同时又难以拿出70万的余款,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据了解,像方先生遭遇的困境在8哩岛东区业主中并非个例,至少有20%-30%的准业主如今都难以获得贷款。按北京市相关规定,楼栋不封顶,银行不放贷,很多当时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现在都达不到条件了,如何处理就变得非常棘手。

  不仅如此,如今高企的房价和严格的限购政策,也阻断了大部分购房人退房的想法。准业主严女士告诉记者,她名下已有3套房子,买8哩岛时还未执行限购,如今一旦退房,不但三年的等待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已经失去了再购房的资格,而且当初购买8哩岛的价格仅为现在的一半,退房后如果再买房,恐怕就要到燕郊、廊坊等周边城市了。

  ●面临经济损失和赔偿业主 8哩岛仍难复工

  高压线摆在那里两年,预计项目至少晚交房两年,按照合同规定,开发商每晚交房一天就要赔偿已付款金额万分之一的房款。按照每户平均已付款160万元计算,受影响业主近500户,合计总赔偿金额约在6000万元左右。

  开发商坦言,由于目前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如何解决“高压线”带来的经济影响,还需要事件的其他相关方予以帮助。

  在采访中,8哩岛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工程停工造成的直接损失远高于对业主违约的补偿。在停工期间,因周期延长导致的财务成本、营销和管理等运营费用大幅增加,以及部分自有资金、开发贷款、个人购房按揭款长时间被占压,开发商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亿元,目前企业的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加上今年以来,建筑人工和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若复工将导致亏损进一步扩大。另据记者从开发商内部某知情人士处了解,开发商已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政策扶持请求,如果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响应和帮助,同时购房人能够在赔偿问题上适当谅解和支持,开发商才有信心及时复工并保证项目按既定规划完成开发;相反,若其得不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购房人在赔偿方面的适当谅解,则公司很可能无法复工,转而寻求其他渠道的解决方式。若当真如此,购房人恐怕难以按时搬入新居,8哩岛东区“被烂尾”的现状也不会因高压线埋地而得到真正解决。

  对此,记者拨通了通州电力公司宣传负责人的电话以获得求证,但截至发稿时,始终未有人接听。

  ●各方应担起责任 勿让购房人买单

  事实上,住上自己真金白银买的房子,是购房人最基本、最合理的要求,但如今8哩岛东区的准业主却因为两根临时高压线被拦在希望之外。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购房人一直是一个无辜且弱势的角色,即便开发商再次复工,不少人仍将面临办不下贷款被退房的尴尬。

  因此,业主维权专家舒可心认为,当事各方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通过理性协商,尽快拿出具体的解决和赔偿方案。

  开发商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按照契约精神,落实对购房人的补偿。政府相关机构也应该以保障项目顺利完工为前提,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解决购房人的实际困难。

  毕竟保证房子安全完成并交付,对于开发商和政府相关单位而言都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在事件进一步发展中,购房人、开发商、政府机构应该少一些争执,多一些让步;少一些脱卸,多一些承担。必要时对于企业和购房人进行政策上的扶持,避免8哩岛再次落入“被烂尾”的泥潭。 文/本报记者 李桁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