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监控地价扩大至县级以上城市———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国土部了解到,全国县级以上城市都将对今年以来土地市场成交的地块进行全面清理,所有异常交易地块均须在6月30日以前上报补报,以监测土地市场的异常交易地块,预防地价特别是居住用地价格反弹。 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5日,全国105个地价监测城市中共有90宗地块出现“交易异常”的“高价地”。国土部日前表示,对土地市场的监控将再度加强,从全国105个重点城市将扩大到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这意味着,今后,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如果地块出让出现价格异动,都要及时上报国土部。此举可及时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做出预警。 去年12月,国土部下发通知,加强对各地地价动态监测,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厦门、保定等在内的105个一、二、三线城市中,土地招拍挂出让中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等“异动”,均需上报国土部。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介绍,截止到5月5日,105个城市中上报“交易异常”地块90宗。 昨天,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该文件刚实施,到今年1月,不到两个月时间,“异动”地块达45宗,平均溢价率为130%。其中,一线城市北京、广州6宗,平均溢价率为171%;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4宗,平均溢价率为60%;其余主要分布在合肥、长沙、济南、东莞、洛阳、郑州、重庆等二、三线城市,平均溢价率为120%。这些地块中,住宅用地19 宗,占总数的42.2%,商住混合用地15宗,商业用地11宗。 这位负责人强调,上述数据说明开发企业由一二线城市向二三线甚至三四线等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明显地区转移的迹象明显。正因如此,上周四,国土部又向各省国土部门下发了《关于严格落实异常交易地块上报制度有关问题的函》,要求各县级国土部门对2011年以来的成交地块进行清理,对漏报的“异动”地块应在6月30日前补充上报。 昨天,多位已经开始从北京向全国“扩张”的开发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现得对国土部此举非常“敏感”,他们认为,这说明短期内调控政策不但不会放松,反而会更严,同时,国土部门看到“异动”地块背后是开发商“转移战场”的问题,说明主管部门在楼市调控中越来越成熟、主动。 国土部对于地方上报的“异常”地块将如何处理?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表示,“如果发现出让过程中有违反规定的地方,我们会要求地方解除土地出让合同,甚至在土地出让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我们会直接叫停一些地块的出让。”
|